流行性腮腺炎病历证明怎么写
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。患者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,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。有脑膜炎表现者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。无腮腺肿大的其他器官感染者亦能从唾液和尿中排出病毒。本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。
本病为世界性疾病,全年均可发病,但以冬、春两季为主。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,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。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。
1.临床表现
潜伏期14~25 天,平均18天。部分患者有发热、头痛、无力、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。发病1~2 天后出现颧弓或耳部疼痛,之后出现唾液腺肿大,体温可上升至40℃。腮腺最常受累,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~4天又累及对侧,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%。腮腺肿大是以耳垂为中心,向前、后、下发展,使下颌骨边缘不清楚。由于覆盖于腮腺上的皮下软组织水肿,局部皮肤发亮,疼痛明显。因唾液腺管阻塞,当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腺分泌时疼痛加剧。腮腺肿大2~3天达高峰,持续4~5天后逐渐消退。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。颌下腺或舌下腺可以同时受累,有时是单独受累。颌下腺肿大时颈前、下颌明显肿胀,可触及椭圆形腺体。舌下腺肿大时,可见舌下及颈前、下颌肿胀,并出现吞咽困难。
约有15%的患者发生有症状的脑膜炎,患者出现头痛、嗜睡和脑膜刺激征。一般发生在腮腺炎后4~5天,有的患者脑膜炎先于腮腺炎出现。一般症状在1周内消失。脑脊液主要是淋巴细胞增高,白细胞计数在25x10°/L 左右。少数患者脑脊液中糖含量降低。预后一般良好。脑膜脑炎或脑炎患者,常有高热、谵妄、抽搐、昏迷,重症者可致死亡。可遗留耳聋、视力障碍等后遗症。
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,患者又出现发热,睾丸明显肿胀和疼痛,可并发附睾炎、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。睾丸炎多为单侧,约 1/3 的患者为双侧受累。急性症状持续3~5 天,10天内逐渐好转。部分患者睾丸炎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,这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睾丸细胞破坏所致,但很少引起不育症。
胰腺炎常于腮腺肿大数日后发生,可有恶心、呕吐和中上腹疼痛和压痛。由于单纯腮腺炎即可引起血、尿淀粉酶增高,因此需作脂肪酶检查,若升高则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。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低于 10%
其他如心肌炎、乳腺炎和甲状腺炎等亦可在腮腺炎发生前后发生。
2.辅助检查
(1)常规检查:白细胞计数和尿常规检查一般正常,有睾丸炎者白细胞可以增高有肾损害时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管型。
(2)血清和尿液中淀粉酶的测定:90%患者发病早期有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。无腮腺肿大伴脑膜炎的患者,血和尿中淀粉酶也可升高。故测定淀粉酶可与其他原因的腮腺肿大或其他病毒性脑膜炎相鉴别。血脂肪酶增高,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。
(3)脑脊液检查:有腮腺炎而无脑膜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,约半数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,且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。
(4)血清学检查
①抗体检查: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NP的IgM 抗体可作为近期感染的诊断依据。有报告认为用患者唾液检查,阳性率亦很高。